Skip to content

你知道凍頂烏龍茶由來嗎!?

凍烏龍茶是甚麼? 凍頂烏龍茶由來|買茶最推薦- 無可挑Tea

前言

凍頂烏龍茶(英語:Tung-ting Tea),又被稱為凍頂茶,是一種知名度很高的烏龍茶,又有「北包種,南凍頂」之稱,凍頂烏龍茶屬於青茶。

凍頂茶主要的原產地是在台灣南投縣的鹿谷鄉,主要是以青心烏龍為原料製成的半發酵茶。傳統上,凍頂茶的發酵程度在30%左右。<想了解發酵程度點這>
製茶過程獨特的地方在於:烘乾後,需再重複以布包成球狀揉捻茶葉,使茶成半發酵半球狀,稱為「布揉製茶」或「熱團揉」。傳統凍頂烏龍茶帶明顯焙火味,近年來也有輕培火製茶。此外,亦有「陳年炭焙茶」,是每年反覆拿出來高溫慢烘焙,是非常繁瑣的過程,近而製出甘醇後韻十足的凍頂烏龍茶。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,鹿谷地區茶農在九二一大地震後重建中研發出「凍頂貴妃茶」。台灣南投鹿谷鄉農會每年舉辦茶葉比賽,評選出優良茶(三朵梅、二朵梅)等品級、三等、頭等、特等(冠軍茶)。

為何是叫 [ 凍頂 ] 烏龍茶

「凍頂」為地區名,是指台灣南投縣鹿谷鄉「麒麟潭」邊的「凍頂山」,另外是指台灣南投縣鹿谷鄉「彰雅村」的「凍頂巷」。

「凍頂山」,在清光緒20年《雲林縣采訪冊》中,作「崠頂山」。係源自客家話「崠頂」,即山頂。民間則附會是因為先民早期無鞋可穿,寒冬必須「凍著腳尖上山頂」而得名。

烏龍茶種的來源

要從1855年(清朝咸豐年間)說起,鹿谷林鳳池赴福建應試,高中舉人,還鄉時,自武夷山帶回36株青心烏龍茶苗,其中12株由「林三顯」種在麒麟潭邊的凍頂山。最早是凍頂山一帶茶農,以甕裝茶販售,又有「凍頂甕裝烏龍茶」之稱。

另一說是世居鹿谷鄉「彰雅村」「凍頂巷」的蘇姓家族,其先祖於清朝康熙年間自中國大陸移民來台灣,自乾隆年間已往「凍頂山」開墾種茶。

還有一說是開山聖王,鹿谷鄉「永隆村」開山廟奉祀的莊開山公,在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,先賢至大水窟(麒麟潭),開荒拓土,教民栽種。開山聖王,神威顯赫,香火鼎盛,每年農曆二月一、二日為其聖誕。有關開山聖王有一說,係明末清初,明朝的皇儲,避難到鹿谷鄉「永隆村」,教民栽種,係在「永隆村」種植極品烏龍茶,並將茶葉烘焙技術傳授村民。

凍頂烏龍茶 特色

  • 手工摘取,一心三葉或一心兩葉
  • 茶葉成半球狀,色澤墨綠,邊緣隱隱金黃色。
  • 沖泡後,茶湯金黃,偏琥珀色,帶熟果香或濃花香,味醇厚甘潤,喉韻回甘十足,帶明顯焙火韻味。
  • 茶葉展開,外觀有青蛙皮般灰白點,葉間捲曲成蝦球狀,葉片中間淡綠色,葉底邊緣鑲紅邊,稱為「綠葉紅鑲邊」或「青蒂、綠腹、紅鑲邊」。

參考資料: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87%8D%E9%A0%82%E7%83%8F%E9%BE%8D%E8%8C%B6

Photo by ORNELLA BINNI on Unsplash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